Quantcast
Channel: 秋水共长天一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

[转载]捷吉耶夫的指挥艺术 爆食老肖

$
0
0

“暴饮暴食”了两天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作品。连续两个晚上共四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曲目饱满扎实,演出精湛,现场效果好极了。

 

大家知道捷吉耶夫指挥动作最直观的特点,一是手部的大量颤动,二是手捏一个牙签大小的小棍棍儿当指挥棒。这两个特点很容易成为噱头式的话题。他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牙签儿,剩下的三个指头自然松弛张开。当这只手抖动起来,就像一只连续啄米的大公鸡的脑袋(也可以说像凤凰的头)——牙签是喙,那三个颤动的手指是鸡冠子。

 

这次现场聆听和观察,我发现了表象下的秘密:

 

首先,捷吉耶夫的手臂(特别是右手臂)动作是“复调”的。指挥家都会左右手分工,但最能反映捷吉耶夫指挥技艺特点的是,他的右手臂本身的动作就具有十分清晰的“多声部”层次。在大臂小臂带动下手端划出的大线条中,以手腕的快速摆动带出小的波浪(好像彩带操运动员快速抖出花式波浪),与此同时手指末端的瞬间颤动则精确地提示着大线条、小波浪内的细部节点、节奏。看,右手臂的动作至少可以同时实现三个层次的控制。加上左手臂动作以及整个身体在乐曲需要时做出潮涌般的动态,给人的感受极其丰富。可见,他的音乐表现(无论以往录音制品还是这两场演出)之所以节奏层次都清晰地提抓出来,与他通过指挥动作表达的这种主观要求应该有直接关系。他这个特点发挥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他如果坚持这样的理念及由此而采取的指挥技术手段,那就不可能使用常规的指挥棒,因为指挥棒会极大地限制他如此丰富的手部动作,或者说如果他拿着常规的指挥棒做这么繁复的动作,棒尖轨迹会乱作一团。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捏个牙签儿呢?我想他还是需要用这个小东西给出必要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恐怕更多的是满足捷吉耶夫自身的心理需要,对乐手们来说这个玩艺儿实在细小。

 

15日上半场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有些共同的特质,比如机智灵敏清晰通透紧张刺激活力充沛。他总是有不可遏止的对紧张感的渴求。其实老肖一生大部分作品都不乏这类特质,只不过这两部作品更单纯。

 

第一钢琴协奏曲真是奇绝。15号现场的这个协奏曲远超我的预想,与通过CD听这个作品的效果真是没法比。这个作品当然需要好的技术支撑,然而更令我佩服的是60岁的钢琴家亚历山大·托拉泽出色的乐感,让眩目辉煌的技巧在一派雄健庄美的底色上熠熠生辉,即使高潮处钢琴家身体下俯左脚离地凸现音乐的紧张度和丛生的谐趣,也并无轻浮之感。有钢琴和小号两件独奏乐器的超常规配置,获得特别的好效果。第一乐章开始令人感到门德尔松的色彩,第二乐章里一时能触类到德沃夏克月亮颂的意境。尾声部分小号吹得是真漂亮,小号与钢琴跳跃竞逐,他们采取加速的方式,最后嗨爆全场!指挥家、演奏者和观众都高兴极了,最后干脆把整个末乐章再来一遍。在沸腾的气氛中,捷吉耶夫也开始耍宝,在一个节点处,突然转身帮托拉泽砸一下键盘,托拉泽点头称道。这次到了结尾部分小号更是禁不住地快马加鞭,钢琴和乐队紧追不舍一路冲向终点。

 

下半场与上半场第一交响曲呼应的是作曲家最后的第十五交响曲。和前年听瓦西里·别特连科指挥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演奏同一曲目相比,捷吉耶夫手下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低音弦乐更结实,音乐层次更清晰,音色更具质感,更好地体现了音乐结构所制造的紧张度。木管乐器更为直率、更具力度的表现也是整个乐队风格的缩影。

 

音乐会终场加演一曲旋律悠长壮美的瓦格纳作品,与全场老肖的作品风格有交集也凸显对比,同时仍然体现了特有的的乐队风格。当时我想不起这到底是哪段音乐,回来翻CD听,才确认是《罗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

 

16日的曲目是第九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第八交响曲。老肖第七、八、九交响曲都是关于战争的,分别于1941、1943、1945年创作,对应二战苏联卫国战争的三个阶段。第九是战争形势向对反法西斯阵营有利一面转化的时候,音乐主旨更为轻松活泼些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第二钢琴协奏曲作曲时间和其第一钢琴协奏曲间隔了很多年,除了仍然具有机智灵敏紧张极具速度感的特征之外,音乐多了一些深沉抒情的东西。托拉泽的演奏依然精彩夺目,乐队与钢琴交映生辉。托拉泽左手间歇时还暗自握拳弹动着乐队的节奏。在观众热烈喝彩之下,托拉泽返场加演火爆一曲,这回我是压根不知道是啥曲子了。也许要从老肖的钢琴作品里找来印证?

 

下半场捷吉耶夫将史诗性的第八交响曲刻画得入木三分。第三乐章各声部以固定严峻音型持续交替好像一群肩扛重武器的士兵急切追赶,爆炸性高潮之后瞬间跌落进第四乐章的宁静场面,这个瞬间转换产生了极大张力,激战过后硝烟未散的宁静中呈现各种复杂心境。相对较为轻松的末乐章不像第七交响曲结束在胜利中,而是渐弱地消失于夕阳余辉,遍地英雄下夕烟似的宁静安详。台下和台上表现一样好,居然没有观众抢前鼓掌,都屏气凝神地体味那种意境。

 

这两场观众们秩序不错,音乐会开始前灯暗下来再广播注意事项的效果也可能有一定作用,可能看房团也较少吧。

 

近年自己听老肖较多(主要是CD),这两场具有总结性。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