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秋水是因圣诞连趴而从南国赶回,又说是因了北京三重奏之国大演出。Anyway, 连趴必是有秋水才得以成功。本娱记得秋美人令,嘱咐记叙第二日之盛况细节。也好,其实就一白丁水平,非要咬文嚼字装有文化,忒累。
上回说到,平安夜至深夜众人各回各家,当晚竟无人有空发围脖,入睡时已圣诞日凌晨两点。当日夜里十一点左右喝了蓝山与猫屎咖啡,睡眠果然被干扰,半梦半醒中至上午九点半,起来后不敢耽搁,继续转战圣诞连趴第二站,三十公里开外的弦石山庄。
听说庄主及夫人在平安夜归家后就开始准备了第二日午餐的菜单,并开始准备食材。我只干过夜里买菜的事,夜里洗菜这事还真的没有过,当然我知道,身边有一些个在深夜做饼发吃的同学们。
作为这次连趴的明星与象征,姜饼屋也被移驾至弦石山庄。说起秋美人耗时三天制作的这姜饼屋,在最后搭建时曾经遭遇塌方事故,美人心灵备受摧残,那些天都木有心情发微博。我们只知她大概在为爬梯挥汗如雨,却不晓她忍痛备趴。多亏向荣老师的循循善诱,饼屋最后得以完美呈现,这真是姜饼屋建筑史上的奇迹。
洗碗池另一侧墙上的白板是大小姐每周挥洒的地盘,这周闯作的当然是圣诞主题。
正午十二点多,午餐终于开始。闲话少说,上菜。
三文鱼配秋水带来的两种cheese,cheese名字请秋水补充(今晚我买了,黄色的叫胡椒黄波,白的没记住)。
玉花台出品的芥末墩儿。
庄主自创的烤西葫芦,配意大利红酒醋,这个是没浇醋之前照的,味道不错。
大吃特吃时,猛然抬头,只见餐桌上方古典音乐的光芒笼罩下方的美食,物质与精神就是这样被安排。
餐后甜点是庄主夫人现烤的蓝莓派,甜度刚好,派皮松软,加蓝莓的酸度,正是我的茶。
甜点后我掌咖啡,冲的是豆叔的古巴象豆和黄伟的危马COE,自评都很完美。
饭毕,庄主与评论员又出门去打拼了。剩下的三位女纸下午的主题是烘焙课,我无事,发平安夜微博与掌茶。庄主夫人先做了一款蔓越莓天使蛋糕,组织的口感不错,按君之的配方甜度已经减掉30%,不过蔓越莓加多了,甜度稍高。弦石山庄好茶多,我选了一款08南糯来泡。
蔓越莓天使蛋糕刚出炉。
能得到秋老师现场指导不容易,野心勃勃的庄主夫人又开始学做面包,选了一款最简单的吐司。还没有进军甜点烘焙界的本娱记,见证了她们做蛋糕与面包的全过程,结论是:但凡我哪天热血开始烘焙,也绝不碰面包,尤其不碰手揉面的面包。算了下,整个面包制作耗时六个小时左右,期间手揉面1500下,庄主夫人500,秋老师1000下。大概是哪个过程发的程度还不够,最后的成品虽然也还好,但却不完美,这实在令人崩溃。。。至此才明白,之前秋水每次送的那些个花式面包,是有多么珍贵,因她做面包都是手工揉面。
翻出以前拿到的散场面包手机留影来怀念下秋水做的美味面包,这款是红豆沙面包,豆沙馅也是她自制的。(发现手机拍照的好处了。)
好歹还是手机留影,其实第二天尝味道还是不错的,尤其昨晚充当了我奔向大剧院漫漫长路的晚餐,我还是非常感恩。
下午做面包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收听向荣评论员的人广经济之声广播。记忆中,向荣老师充满磁性的嗓音令人印象深刻,讲的内容则比较模糊。庄主大概在五点之前回来,又给我们泡了革登与白叶,对消化这两日来的过量甜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至此,发现我作为娱记非常失职,这一过程已然忘记拍照。关于这一点,作为一个吃货,我日后定会认真检讨。
晚餐吃的基本是剩饭,除了秋水与庄主合作的油焖大对虾,对虾味道很赞。
宴席总要散去,秋水离开后,我接着等面包出炉。突然发现,秋水的手机竟然忘在餐桌上,看来是手机留人,亦或是面包等老师。最后秋水返回,尝了刚出炉的面包,终于各方面各种放心了。遗憾的是一程因事缺席,不过这自然就成了下次聚会的理由。
热闹过后总不免有一丝落寞。独自驶入寒冷的黑夜,有些哀,却一点不伤。

